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党校报 > 2024年 第7期 > 第4版 热点关注
聚焦“党纪学习教育”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5日 部门/单位: 文: 图: 签发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评论员:抓紧抓实党纪学习教育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位置,不断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这次党纪学习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性和忽视党纪、违反党纪问题危害性的认识,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从严抓好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强化遵守纪律的自觉,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全党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必须准确把握这次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聚焦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条例》作为党的纪律建设的基础主干党内法规,规定了党的各项纪律底线和执纪依据,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知纪明纪的必修教材和守纪执纪的行为准则。这次党纪学习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条例》,各级党组织要抓住这个学习重点,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掌握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抓好以案促学,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运用违纪违法干部警示录、忏悔录、警示教育片以及警示教育基地等开展警示教育。抓好以训助学,做好《条例》解读和培训工作,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突出抓好对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对象的纪律培训,引导党员、干部增强纪律观念、强化纪律自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4年第8期)

 

郑毅:把增强政治定力摆在突出位置

凡事心正则人定、人定则行稳,政治定力是党员干部思想上的“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政治定力”,强调检验一名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政治定力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强大的政治定力,首先体现在思想上的旗帜鲜明,自觉坚守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其次,表现为行动上的担当作为,坚决贯彻党的意志、执行党的政策,以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工作,脚踏实地履职尽责;此外,还表现在底线上的毫不动摇,严守党规党纪和各项政治要求,不论处于何种情况,绝不试探和触碰边界和红线。我们正处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前行道路上的困难问题和风险挑战不断增多,要在各种纷乱和诱惑中不成为“围猎”对象,首须增强政治定力。党员干部要在改革探索、风急浪高时挺立潮头,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时砥砺前行,不为噪声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进而汇聚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政治定力是党员干部定行定心之力,是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的集中反映。一是源自坚定的理想信念。回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党史,众多革命先驱在经受一次次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时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靠的就是认定我们党正走向光明并终将胜利的强大信心,理想信念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铸就党员干部强大政治定力的重要因素。二是源自崇高的初心使命。有道是“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亦是中国共产党人受到使命感召、焕发强大精神动力和政治定力的关键来源。三是源自敏锐的政治意识。作为党员干部,不论是在处理日常工作事务中,还是在面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时,善于站在一定的政治高度上看问题,对党的要求和党的规矩心中了然、立场坚定,在遇到风险陷阱时自然也就能“乱云飞渡仍从容”。

政治定力不是与生俱来,也不会一蹴而就,既须“养心”也要“修身”。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信仰信念不坚定往往是因为心存疑虑,对前进道路看不清、把不准,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还没学到位。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让科学理论成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定盘星”;仔细深读《条例》,对标对表党规党纪和党的各项原则要求,使之成为校正思想和行动的“试金石”。另一方面,勇于躬身实践。俗语云“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只有处理过复杂矛盾、背负过艰巨任务,才能在面临重大考验时游刃有余。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退缩和畏难情绪,坚决与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行为作斗争,逐步在各类政治考验中培育出自身的强大定力。

(《学习时报》 2024年5月6日)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